北京市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破8000亿元

侠名

北京青年报记者1月19日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2023年本市技术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现“双突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量首次突破10万项,达106552项,比上年增长12.1%;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8536.9亿元,增长7.4%。去年落地本市技术合同35361项,成交额2333.1亿元,占本市的27.3%,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高精尖领域。

北京市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破8000亿元
(图侵删)

2023年北京技术市场不断优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遍布全市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主动靠前,积极及时响应创新主体需求,保障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高效有序开展和技术要素快速有序流通。据介绍,本市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技术卖方超7000家。以企业为主的技术交易主体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和规模不断提升,企业法人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市的9成以上。在京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成,其中落地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近一倍。

同时,“三城一区”主平台创新能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23年“三城一区”输出技术合同项数占全市的7成,成交额占全市的5成,近8成为高精尖领域。其中海淀区成交额居“三城一区”首位,达3550.4亿元,有力推动中关村科学城成为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如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落地本市的碳纳米锥场发射电子枪项目,为解决我国电镜科学领域“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748.7亿元,增长109.8%,占流向外省市的15.1%,持续发挥北京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以及现代交通领域,为推动京津冀区域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提供创新动力。如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天津的“超导电气装备及非金属杜瓦技术”项目,将极大提高传输效率和稳定性的超导电气装备与新型绝缘技术“非金属杜瓦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超导电气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谭卫平

乌克兰防长与匈牙利防长通电话

驾车出行请注意!这些地方将有降雪天气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6

陕西省印台区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AI让家电质检从“人耳盲听”到“声纹识别”

四川省盐亭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1

官方通报“医院食堂被指销售馊米饭”:违法事实不成立

“中国绿色大豆之都”举行“大豆节” 共话大豆产业发展

菲方称中方在仙宾礁“填海造地”?中方:蓄意抹黑

青海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工作稳步推进

山东省淄川区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_1

四川宜宾:“绿丝带”护航长江首城绿色低碳发展

北京市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破8000亿元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悠扬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