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探访丨“藏”在雅典卫城里的“破坏史”

❤

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把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大量大理石雕塑切割下来,运回英国。随后英国政府收购了石雕,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馆藏展出。希腊方面在过去数十年持续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这些雕塑,但英国政府一直拒绝归还。

据希腊《每日报》报道,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露西·弗雷泽近日声称,希腊必须正式承认英国对帕特农神庙石雕的所有权。她表示,这些雕塑是英国“合法所得”。对于弗雷泽的说法,希腊官方暂无回应。

“藏”在雅典卫城里的“破坏史”

作为英国与希腊之间文物争端焦点的帕特农神庙石雕是雅典卫城中最负盛名的建筑。雅典卫城主要建筑大多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古希腊文明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但历史上,雅典卫城曾多次遭到严重破坏。

近日,总台记者获得了希腊文化部的许可,进入这座宏伟的建筑群进行探访拍摄。经过实地探访,并与致力于文物归还工作的希腊文化部前官员交谈,了解到了更多雅典卫城遭破坏的历史细节。

雅典卫城规模宏大,总面积达到3公顷。位于雅典市中心海拔150多米高的山丘之上。

在希腊,很多古代城邦所在地都有卫城,雅典卫城因保存相对完好,规模宏大,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雅典卫城主要包括山门、帕特农神庙、厄瑞克忒翁神庙等建筑,其中,帕特农神庙最为著名。

希腊文化部文物与文化遗产总局原局长 科尔卡:帕特农神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建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它作为标识。

总台记者 杨明交:卫城在希腊语中意为“高处的城市”。中文因其居于城邦之上,起到保卫城邦的作用,故将其称为“卫城”。然而,这一防卫功能也为后来它的被毁埋下了伏笔。

历史上,希腊曾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数百年的时间。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雅典卫城由于地势较高,成为守城部队的天然据点,由此,拉开了卫城被不断破坏的序幕。

总台记者 杨明交:其实直到公元17世纪的早期,整个雅典卫城的保存相对来说是较为完好的。1645年,一道闪电击中了雅典卫城内部的火药,引发爆炸,对我身后的山门造成了较大程度的破坏。

1686年,在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共和国战争期间,守城部队拆除了雅典娜胜利女神神庙,用以加固城墙和防御工事。1687年,威尼斯军队的炮弹落入帕特农神庙,引爆了奥斯曼守军存放在神庙内的军火,帕特农神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总台记者 杨明交:17世纪的雅典人恐怕不会想到,对雅典卫城更严重的破坏,会来自于奥斯曼威尼斯战争100多年之后。19世纪早期,英国第七代埃尔金伯爵的到来,给雅典卫城的建筑带来了比战争更严重的破坏。

帕特农神庙石雕被盗“有迹可循”

在距离雅典数千公里外的英国伦敦,雅典卫城的石雕就摆放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厅里。这些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石雕是如何从希腊被盗运到英国的?继续跟着总台记者镜头,来一探究竟。

希腊文化部文物与文化遗产总局原局长 科尔卡:埃尔金伯爵运走了帕特农神庙一半的雕塑。

英国第七代“埃尔金伯爵”托马斯·布鲁斯1798年被任命为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在任期间,他曾组织人员,对当时属于奥斯曼管辖的雅典卫城进行研究,运走了大量石雕。

希腊文化部文物与文化遗产总局原局长 科尔卡:实际上,我们只需要绕着帕特农神庙走一圈,因为埃尔金伯爵从每处都盗走过一些。这里是三角楣(浮雕),那些排档间饰得以保留,是因为在顶部建筑材料的下方,无法取下来。而在帕特农神庙的另一侧,埃尔金伯爵把建筑材料推倒,将排档间饰从中间移走了。

除了帕特农三角楣区域和其下方的排挡间饰,内部的横饰带以及部分大理石柱也被盗走了。

总台记者 杨明交:其实,除了帕特农神庙之外,埃尔金当年从雅典卫城运走的还有一些其他建筑的文物,比如我身后这6个女像柱,大家现在看的这6个女像柱其实是复制品,它们的原件有5件保存在卫城博物馆,而另外一件则被埃尔金带走,运到了英国。

据记载,埃尔金伯爵生前曾声称他于1801年取得了奥斯曼帝国苏丹的许可。对此,希腊文化部文物与文化遗产总局原局长科尔卡表示,事实并非如此。

希腊文化部文物与文化遗产总局原局长 科尔卡:我找到了这封信,是翻译成意大利语的版本,写的是“谢谢雅典总督对埃尔金伯爵的厚待”。他有一队人马来描绘、制作模型、记录这些古迹。信上并没有写可以移动、运走石雕,为什么?因为那是不合法的。

此外,奥斯曼政府还将埃尔金伯爵运走石雕的情况通报给后来的英国驻奥斯曼大使罗伯特·阿代尔。阿代尔给埃尔金伯爵的信也清楚表明,所谓的“许可”完全是子虚乌有。

希腊文化部文物与文化遗产总局原局长 科尔卡:阿代尔给埃尔金伯爵写信,信中写道,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大臣说,你无权带走雅典卫城的石雕。所以很清楚,埃尔金伯爵从未得到许可去做这件事,他通过向英国政府和奥斯曼政府撒谎,并利用了自己大使的身份盗走了石雕。

总台记者 杨明交:1816年,埃尔金将他从雅典卫城带回的石雕出售给了英国政府,后者将其转交给大英博物馆。希腊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后,多次要求英方将帕特农神庙石雕归还给希腊,但都遭到了拒绝。我们也希望,包括帕特农神庙石雕在内的所有被窃取的文物都能尽快回到它们的祖国。

希腊追讨文物之路漫漫

希腊的国宝,就此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近数十年来,希腊多次要求英国归还这些石雕,均遭到英国拒绝。

1982年,希腊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提出一项议案,要求大英博物馆将帕特农神庙石雕归还给希腊,这一要求得到大多数与会成员代表的支持,但投票结果对英国没有约束力。从那时起,希腊一直要求英国归还石雕,但遭到英国的拒绝。英国政府声称,帕特农神庙石雕是英国“合法获得”的。

希腊总理 米佐塔基斯:这不是归还所有权存疑的文物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些石雕就是属于希腊的,它们根本就是被偷走的。

米佐塔基斯去年11月的讲话中强调,尽管有关这一问题的谈判目前进展并不如人意,但希腊方面会继续坚持归还诉求。

除了被盗走的文物归还问题,如何保护和修复雅典卫城内的古建筑,也成了希腊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1832年独立后,希腊政府便着手开展雅典卫城的保护与修复。但是也经历了错误的修复方法,导致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专家们开始使用新的方法来对雅典卫城进行保护与修复。

希腊文化部雅典卫城修复委员会主任 埃莱夫塞里乌:新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使用与原有建筑材料兼容的建材。比如,用大理石代替金属,使用钛,避免了生锈问题。

到20世纪初,卫城内的文物考古挖掘已经大规模展开,建筑物的加固工作也已开始。

总台记者 杨明交:在帕特农神庙,我们很容易就能够看到修复和保护的痕迹,比如我身后的脚手架以及两种颜色的大理石石柱,颜色较浅的大理石石柱就是在后期修复的时候添加上去的。

希腊文化部雅典卫城修复委员会主任埃莱夫塞里乌介绍说,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还尝试使用新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

希腊文化部雅典卫城修复委员会主任 埃莱夫塞里乌:大理石技术工人会使用现代手持工具,我们主要使用3D扫描技术来研究建筑构件,用摄影测量法来获取大量图像,以及测量古迹墙体的高度等。

技术人员还设置了监测系统,能够识别出石体轻微的位移,以防止地震对历史古迹造成破坏。

希腊文化部雅典卫城修复委员会主任 埃莱夫塞里乌:我们还有一套大型系统来监测石体,用来记录地震,这是目前希腊的历史古迹,尤其是雅典卫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除了地震,雅典卫城的保护和修复也面临着其他挑战,比如过度旅游和气候变化,这些都可能会对卫城主要建筑材料大理石造成影响。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导致雨水酸化,进而对大理石造成侵蚀。

总台记者 杨明交:尽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经过多年的努力,雅典卫城的修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脚手架越来越少,我们也期待着,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早日看到一个没有脚手架和施工机械的雅典卫城。

四川省成都市发布强降温蓝色预警_3

云南省勐腊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_1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2

沉浸式表演带你时空“穿越”!文旅新玩法,来体验一下

海南飞行者科技从全国万余家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 “硬核”科技赋能自贸港

杭州网球公开赛开拍 吴易昺将战亚运“苦主”

秋季“牧系列”赛事接棒登场 牧民玩家拉满氛围感

非法采矿!警方捣毁4个犯罪团伙,抓获25人

韩国国会未通过“内乱特检法”和“金建希特检法”

在北京听新年音乐会 台胞盼以文化促两岸相融

沙特电竞协会主席:沙特决心成为全球电竞中心

福海街道贴心上门服务 情暖退伍老兵

总台记者探访丨“藏”在雅典卫城里的“破坏史”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悠扬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