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1岁的小张(化名)最近下腹有点痛,想想自己确实偶尔有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估摸着胃有问题,应该是胃胀,也没多放在心上。

谁知就医检查后,她却得到一个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确诊为胃癌!
来源自网络
明明几乎没有什么不适症状,怎么就得了癌呢?
可可在这里提醒大家:胃癌是一种早期欺骗性极强的疾病!约80%胃癌早期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不适,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生活中微小的异常,及时察觉它的到来。
1
身体的3个表现
其实是在提醒你胃癌来临
1食欲减退,变得不爱吃东西
对食物的欲望减退、饥饿感变得不强,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影响了正常的胃功能。此外,假如胃部存在溃疡,可能会在进食时感到疼痛,也会影响食欲。
2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消瘦
胃癌早期约有1/3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消瘦、体重减轻、疲倦无力。尤其是短期内快速消瘦的情况,更要引起警惕。
3上腹部位置出现疼痛
腹部不适是不少胃癌早期患者常见的表现,多数体现在上腹部,例如心窝隐痛,且疼痛常常捉摸不定,没有明显规律,还可能伴有反酸、上腹部胀满不适等情况。
此外,如果肿瘤较大或有转移,还可能刺激下腹神经,导致下腹疼痛。
因此如果经常出现腹部不适的情况,不能掉以轻心,必要时就医检查。
2
这些生活常见因素
恐是加速胃癌到来的元凶
爱吃烧烤油炸食品,增加了致癌物摄入;
喜欢熬夜影响胃休息,导致胃部抵抗力下降;
不重视体检,导致没能及时察觉胃癌信号……
以上种种因素都可能拉近我们和胃癌的距离,但在胃癌的众多诱发因素中,有一点尤为关键:幽门螺杆菌感染。
1约有85%的胃癌与它有关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在胃里长期存活的细菌,人体一旦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纳入致癌物名单,据研究,它是明确的胃癌致病因素之一,能让胃癌风险提高4-6倍。从全球视野来看,约有85%的胃癌要归咎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2常吃这些食物,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①高盐食物
方便面、薯片、腌制小菜等等,都属于高盐食品,盐分含量过高,长期摄入可能破坏胃的黏膜屏障,增加幽门螺杆菌的定植。
②高碳水食物
不少超加工食品中的高碳水化合物,例如含糖饮料,可能延长胃酸化时间,增加尿素内流和细菌的氨生成,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③剩饭剩菜
此类食物放置时间过久,可能产生亚硝酸盐,甚至变质,如果长期食用,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不利于健康。
④路边摊的食物
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污染,此外它们还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和油脂,可能会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
3预防幽门螺杆菌,做好这4点
·聚餐时尽量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定期给家中餐具进行消毒清洁;
·注意,不要嘴对嘴给孩子喂食;
·饭后勤洗手,避免喝生水、吃生食。
3
你爱吃的这些食物
可能有助你远离胃癌
1长期吃蒜,可降低34%胃癌死亡风险
北大临床肿瘤学院的研究人员一项长达22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大蒜补充剂,可降低34%胃癌死亡率!
相关研究截图
大蒜中所富含的烯丙基硫化合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幽门螺杆菌,还能通过抑制致癌物的活化、调节致癌物的代谢等机制起到积极的抗癌作用。
大蒜生吃还是熟吃好?
大蒜中起到抗菌作用的有机硫化物含量,会在加热过程中逐渐下降,因此想要保留大蒜营养,建议生吃。
如果受不了那股辛辣味,可以试试捣碎成泥,放置10-15分钟,更有利大蒜素的生成,再放些调味品制作成蘸料即可。
需注意的是,过多食用大蒜会促进胃酸分泌,也可能刺激胃黏膜,建议每天食用不宜超过2-3瓣。
2适当吃点辣,有助对抗幽门螺杆菌
研究发现,辣椒素能够通过核因子卡巴信号来抑制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上皮细胞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8。
当辣椒素随着浓度与时间递增,能显著减少幽门螺杆菌诱发的白介素-8。
相关研究截图
不过需注意的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吃辣,且辣椒对直肠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摄入过量可能加重肛肠类疾病,还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痛、腹胀等不适。
因此建议大家吃辣量力而行,如果被辣到了,可以喝点牛奶,其所含的酪蛋白对解辣有一定帮助。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